整个社会一直在持续取消生机

horse
Apr 9, 2023

有一篇相对权威的帖子出现了,《天门山跳崖:四个决绝赴死的农村青年》,内容具体得很有技巧,但这个时代,没有其它多少可读的内容进行比较或者选择了。几天过去了,当时服毒、跳崖的壮烈和鲜明的视觉感以及冲击力快要消散了。上面的文章没有提供任何可以放大这件事情的信息,没法支撑后续讨论,某种意义上算是,“哦”,一声结束感。

对四个人的心理状态和日常生活其实是没有的,我们无法推测动机,其实也就很难分析具体原因。对他们和家人的关系也缺乏描述,普通看来似乎没有什么羁绊感。“群聊”不应该成为背锅的隐藏导向,而“农村青年”的农村二字,又提供了另外一层多余的指向,混淆人们对这个事情的认识。

但依然看到四个普通的人,并不是非常穷,在城市里也勉强能活下来,有钱去“旅行”和买门票 — — 他们并没有那么底层。

对整个事情,我不算关心。因为每天死去的人太多了,如同《如何自焚才能惊人?》这个文章写的那样,它对于我来说不算是“新闻”。四个人的联袂而去,在景区服毒跳崖,我甚至感受到某种温暖和那种悲剧作品带来的壮烈感,感谢“群聊”和“约死”,让他们的死亡至少刺痛了“熟人”,刺痛了这个社会一秒钟。

至于我的麻木,我自会检讨。但是,一个正常社会,公共层面死亡的每一个人都会被无尽放大,转发引发对社会本身的讨论,这样,人才会越来越敏感,因为知道每条生命都巨大,都会横在那里。可惜,某个社会,最好的媒体出来的文章,平淡如水,似乎也无法获得更多了。

一般意义来,人们发散的讨论和想象的原因,我不太放在讨论里展开,但是“为何要去死”确实是个应该被追问的问题,以至于看到有帖子分析,说因为没有了“社会联系”,所以人就会更容易进入到这种绝望时,我觉得说得很对,颇为认同。

就我自己来说,我的正常反应是:1. 没有意义感。意义感是一个正常社会提供的东西,要想普遍提供,是很有挑战的事情。它需要一个庞大的支持体系,也需要自由来保障。2. 缺乏保障。同样,社会保障也是复杂过程,是政府的基本职能,但是我认为这是十分缺位的。

在这种状况下,原子化个人的结果就是,每个人失去了意义、保障和社会联系。可能,这样的人生真的不值得过吧。

媒体可能将表面罪过快速的导向“互联网约死”行为、“约死群”,可见的结果是,封、删行动可能发生,那么,选择如何死亡这种最后想要的自由可能也得不到了,最后能创造的不一样也没有了,最后的想象力和浪漫也取消了,最后的同伴和死亡这种最深刻的社会联系也断掉了,其实更可怜。

能有几个人一起赴死,在长期干涸和“断裂”的生活过程中,找到一点点不孤独、多一点点联系,也算是一种弥补吧。希望他们来世,能成为朋友、爱人、同事、同伴,在茫茫人海中相遇,彼此相见时就温暖。

是的,简单的用贫穷、贫富差距来解释也无法行得通。对我看来,这还是极权的罪恶,持续的持续的持续的进行的对人的剥夺,持续的持续的持续的对人的禁锢,一直就在取消“生机”。

--

--

horse
horse

Written by horse

Everyone is unique and shining. / New comer of Tokyo, new comer in the media and publishing industry.

Responses (1)